導航

路基附屬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與預防措施
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5-03閱讀次數:

   (一)、側石、平石安砌的質量通病及防治

  虛土不夯實或夯實達不到要求密度,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現變形和下沉,出現曲曲彎彎,高低不平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未按設計要求尺寸施工路面基層。

  (2)未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做好側石背部砼靠背的澆筑的工作。

  危害:稍觸外力,即東倒西歪和下沉,保持不住平面上的直順度和縱斷面上平整度,造成外觀質量上的明顯缺陷。

  治理方法:

  (1)路牙基礎應與路面基層以同樣結構攤鋪,同步碾壓;槽底超挖應夯實。

  (2)安載側石要按設計要求施工,砂漿臥底。

  (二)、側石前傾后仰

  現象:側石安載成活并鋪筑路面后,局部或大部有前傾后仰而多數為前傾即向路面傾,且頂面不平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安載時只顧及側石內側上角的直順度,未顧及立面垂直度和頂面水平度。

  (2)側石安載后填土夯實時,下半部內外不實,當牙背上半部填土夯實時,受土壓力擠壓向內傾。側石外側不設人行道時,經車輪等外力內側的擠撞,側石便向外仰。

  危害:側石的內傾外仰,破壞了側石整體直順度,影響路容和道路的外觀質量。

  治理方法:

  (1)側石的安載既要控制內上棱角的直順度,要注意立面的垂直度,頂面水平度的檢查控制。

  (2)側石安載調直后,側石跟部的砼靠背澆筑不能草率從事;要按設計圖紙尺寸施工。

  (三)、“平石”頂面不平不直

  現象:“平石”是指平石埋入地面,使其頂面與路面邊緣平齊,而許多情況是:

  (1)平石頂面高于或低于路面邊緣。

  (2)平石向內向外傾斜,牙身壓碎或被碾輪推擠出彎。

  原因分析:造成水泥混凝土平石不平不直的原因,水泥混凝土平石在碾壓面層時一般是不能上碾壓的,由于施工時高程控制不準,或因路邊緣底層高低不平,造成油路邊緣與平石出現高低差。

  危害:平石的高高低低,曲曲彎彎。

  (1)影響道路整體的外觀質量和橫斷面高程。

  (2)平石的曲彎與傾倒,易使油路邊掰裂,是造成路邊早期破壞的根源。治理方法:水泥混凝土平石頂面和路邊緣底層都要嚴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。在攤鋪瀝青混合料時,要按照壓實系數,需高出平石頂面,當碾壓油面時,要跟人使用熱墩錘和熱烙鐵修整夯實邊緣,使油路邊與平石接平接實。

  (四)、側石外露尺寸不一致現象:

  (1)側石頂面與路面邊緣相對高差不一致。以設計外露高度15cm 為例,在實際工程上有8—9cm 的,有18—20cm 的。

  (2)側石頂面縱向呈波浪狀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側石高程控制較好而忽視路面邊緣高程的控制,造成路邊波浪。

  (2)路面邊緣高程控制較好,而忽視了側石高程的控制,造成側石頂面波浪。

  (3)兩種情況兼而有之,必然都會造成側石與路面邊緣相對高差不一致。

  危害:

  (1)影響道路整體的外觀質量。

  (2)頂面波浪將會影響路面橫斷面高程的合格率,還會造成兩雨水口間路邊積水。

  治理方法:

  (1)側石高程與路面中心高程要同時使用一個系列水準標點。嚴格給予控制,在施工側石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校正調和樁的變化,并隨時抽查已安載好的側石高程。不應放一次高程樁便一勞永逸。這樣可以檢驗和復核已放的高程樁是否準確,同時也檢驗操作者在使用高程樁是否正確。

  (2)依靠準確的側石高程,在側石立面上彈出路面邊線高程,依據此線,應事先找補修整的一次路邊底層平整度和密實度。攤鋪面層時,嚴格按彈線控制高程。

  (五)、彎道、八字不圓順

  現象:主要表現在:

  (1)路線大半徑彎道,局部不圓順,有折點,和路口小半徑八字符合圓半徑的要求,出現折角,或出現多個弧度。

  (2)側石高程與路面邊緣相對高差懸殊,出現較切點以外明顯高突,多數出現在路口小半徑八字和隔離帶斷口圓頭牙。

  (3)一個路口兩側八字側石外露一側高一側低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路線大半徑曲線側石安載后,宏觀彎順度未調順,即還土固定。

  (2)小半徑圓弧,未放出圓心,按設計半徑控制弧度。

  (3)隔離帶斷口未按斷口橫斷高程或設計所給等高線控制側石高程。對待側石高程隨意性較強。

  危害:側石曲線不圓順,主要影響外觀質量。

  治理方法:

  (1)路線大半徑曲線,除嚴格依照已控制的道路中線量出側石位置控制安載外,還要做好宏觀調順后,在回填固定。

  (2)小半徑圓曲線要使用圓半徑控制圓弧,要按路斷口的縱橫斷面或等高線高程控制側石高程。

  (3)過小半徑圓弧曲線,為了防治長側石的折角和短側石的不穩(wěn)定及勾縫的困難,應按設計圓半徑預制圓弧側石。

  (六)、平石不平

  現象:

  (1)平石局部有下沉或相鄰板差過大。

  (2)平石頂面縱向有明顯波浪。

  (3)平石材質差,表面不平整,有掉皮、起砂、裂縫等現象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平石基底超挖部分或因高程不夠找補部分未進行夯實。

  (2)板差大與砌筑工藝粗糙和平石(大方磚)本身表面不平或扭曲有關。

  (3)平石波浪,主要是縱斷面高程失控造成。

  (4)未按質量標準把住材料進場質量關。

  危害:

  (1)平石縱向波浪,相鄰板差、下沉,會造成雨水口之間積水:同時使路面與平石也不易接平,影響路面整體的外觀質量。

  (2)平石多是承擔路面排水的偏溝和清潔工人清掃磨耗的部位,如果材質不密實、強度低、有蜂窩、脫皮,會因滲水,冬春凍融風化等原因,造成混凝土平石松散出坑。

  預防措施:

  (1)對平石的材質應該按其質量標準嚴格把住進場關。

  (2)要保證每塊平石基底的密實度。對超挖和找補填墊或其它廢槽,必須補充夯實。

  (3)對平石的內側和外側高程,應加密點給予控制,在砌筑中應隨時用水準儀檢查,并最后做好高程驗收。

  (4)對平石的臥底砂漿要注意工作度,不能太干。每塊都有夯實至要求標高。留縫均勻,勾縫密實。

  (七)、側石、平石材質差

  現象:

  (1)側石、平石混凝土強度不足,在運輸過程中缺棱掉角較多。

  (2)側石表面氣泡多,側石、平石有麻面,有掉皮,甚至有的出現局部或整塊松散。

  (3)側石薄厚不一,棱角不直,呈兩頭尖現象;平石表面不平,四角扭曲不在一各水平面上,造成安砌的局部相鄰板差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側石、平石生產廠家,為了賺錢,水泥用量低或使用劣質水泥和不合格骨材(級配差、強度底、含泥量大)致使強度低,易損壞;同時因技術素質低,管理差,缺少應有的質量控制手段,達不到規(guī)定的質量指標。

  (2)施工單位材料采購者,不是選購質量好的,而是光顧選購價格低的。

  危害:側石、平石材質差,強度低,經不起風吹、雨淋、冰凍、車輛撞等自然和人為浸害,尚未竣工交驗,即已出現損壞,影響工程外觀質量和使用功能,造成返工浪費??⒐そ或灪?,過早損壞,給養(yǎng)護單位增加維修負擔。平石損壞造成路邊積水,冬春凍融更加劇損壞,也給清潔工人的保潔工作增加了難度。

  預防措施:

  施工單位的材料采購員應與本企業(yè)的質量管理人員配合,負責事先選擇采購廠家,對其產品的外觀質量、強度、幾何尺寸要嚴格把關,不合格的不能進場。

  (八)、人行道板磚下沉

  現象:

  (1)人行道板磚局部下沉,出現坑洞現象。

  (2)人行道板磚松動,平整度差等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人行道灰土回填質量較差,尤其下有各類管線時,由于管道回填質量控制不嚴,造成下沉引起人行道板磚下沉。

  (2)在人行道板磚基礎層砼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時,外力引起的沉陷。

  預防措施:

  (1)加強人行道下部各類管道回填質量的控制,嚴格檢查每層壓實度,確保管道的回填質量。

  (2)加強人行道板磚基礎層砼的質量控制,在未達到強度時,應加強成品保護,防止車輛進入已完成的道板磚上。

  (九)、人行道板磚橫縱縫不直

  現象:

  (1)人行道板磚橫縱縫不順直。

  (2)外觀觀感較差。

  (3)與路緣石不密貼出現錯臺等。

  原因分析:

  (1)人行道鋪設過程中未進行掛線,橫向縱向出現線型扭曲。

  (2)在鋪設過程中,底層砼墊層鋪設不平整。

  (3)鋪設人行道板磚時,人工使用橡膠錘未振搗密實。

  防治措施:

  (1)每道道板磚進行鋪設時必須采用橫向、縱向掛線,及時調整鋪設的線型。

  (2)鋪設完畢后及時嵌縫處理。

  (3)有條件時,盡可能使用機械化設備進行道板磚攤鋪。

Top